简体中文
繁體中文
English
Pусский
日本語
ภาษาไทย
Tiếng Việt
Bahasa Indonesia
Español
हिन्दी
Filippiiniläinen
Français
Deutsch
Português
Türkçe
한국어
العربية
摘要:前摩根史丹利投資管理公司董事長說,世界上只有兩位真正偉大的投資者,他們是斯文森和巴菲特。對於巴菲特,大家並不陌生,所以,今天筆者想和大家聊另一位投資者,大衛·史文森。
前摩根史丹利投資管理公司董事長說,世界上只有兩位真正偉大的投資者,他們是斯文森和巴菲特。對於巴菲特,大家並不陌生,所以,今天筆者想和大家聊另一位投資者,大衛·史文森。
大衛·史文森被稱為耶魯的“財神爺”,他是耶魯捐贈基金的投資主管,高瓴資本張磊的導師,他主導的“耶魯模式”,使他成為機構投資的教父級人物。
史文森有兩本著作,分別是《機構投資的創新之路》和《不落俗套的成功——最好的個人投資方法》,從書名我們就可以看出,兩本書分別針對不同的受眾,一個機構投資者為對象,一個以個人投資者為對象,感興趣的朋友可以去看一下。
即便收入減少80%毅然回歸母校
1954年,斯文森出生於美國威斯康辛州的一個小鎮 River Falls,是6個兄弟姐妹中的老大,其爺爺和父親都是威斯康辛大學河瀑分校的化學教授,母親則是一名牧師。出身於書香門第的斯文森,從小受父母影響,認識到生活中有許多重要的事情不能用金錢來衡量。
大學畢業後,1975年,斯文森到耶魯大學攻讀經濟學博士,師從1981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詹姆斯·托賓(James Tobin)。托賓是資產組合選擇的開創者,史文森直接從他的身上學到了很多知識,這也是他後來提出創新性多樣化投資組合的基礎。
博士畢業後,1980年,27歲的斯文森,懷揣耶魯大學博士學位,來到了華爾街,他先是在雷曼兄弟公司工作了3年,之後又在所羅門兄弟做了3年,積攢了很好的聲譽。
就在斯文森在華爾街的事業欣欣向榮之時,耶魯捐贈基金的投資回報率卻陷入了低谷。1985年,在受到耶魯教務長布萊恩納德邀請掌管耶魯基金時,斯文森毅然選擇回歸學校,哪怕這次“跳槽”要減少80%的收入。
在華爾街就職時的大衛·斯文森
耶魯大學的“財神爺”
這裏先做個簡單的科普,在國外,許多名校都會獲得來自社會各界的捐贈,並設有捐贈基金。成立捐贈基金的目的就是讓那些經驗豐富的基金管理者對這筆數額巨大的資金進行科學的資產配置,使得大學可以獲得穩定的運營經費。
斯文森受邀管理耶魯捐贈基金時,耶魯捐贈基金的投資回報率正陷入了低谷,1970年至1982年,耶魯捐贈基金的年均淨收益率僅為6.5%。而斯文森的到來,改變了耶魯捐贈基金的窘境,自此開啟了一個廣受機構投資者讚譽的“耶魯模式”時代。
在此期間,斯文森被稱為耶魯大學的“財神爺”,這個稱號並不誇張,我們看他的業績就知道了。
上圖所示,1950年規模僅為13億美元的耶魯大學捐贈基金,從1985年開始便一路攀升,在2018財年達到294億美元,而1985年正是斯文森開始掌管耶魯捐贈基金的年份。
斯文森將投資組合理論付諸實踐。現年58歲的斯文森掌管耶魯捐贈基金長達20年之久。他掌管的這部分捐贈基金保持了年均淨收益率16.1%的驕人業績。
在這樣的業績下,耶魯捐贈基金被專業投資者稱為長期投資的成功典範,耶魯捐贈基金的投資方法也被總結成為“耶魯模式”,成為全球養老金、捐贈基金競相模仿的對象。
什麼是“耶魯模式”?
那麼,什麼是耶魯模式?耶魯模式有兩個核心:以資產配置為出發點,多元化配置,進行分散投資;大比例超配長期投資、另類資產這樣的能夠穿越牛熊的配置方式。
首先,改變傳統模式進行大類資產配置,在資產配置的基礎上進行分散的多元配置。
傳統捐贈基金一般保守地投資於美國股票和債券,史文森認為這樣的保守投資組合註定表現平平,收穫比市場平均值更低的利潤。
資料顯示,剛接手耶魯基金時,斯文森也不知該如何管理,於是他雇用了耶魯老同學Dean Takahash為自己的戰略夥伴,兩人花了數年的時間評估各種投資組合,考慮不同的投資戰略。在與耶魯投資高層多次溝通之後,斯文森決定將投資組合理論付諸實踐。
他將原本投在國內股票債券上的大約3/4的耶魯捐贈基金分散到一系列其他投資專案中,包括購買公司控股股權、基金和地產、木材、石油、汽油等硬資產。
斯文森不強調對債券和現金的投資。他認為債券和現金只能帶來低於市場平均值的回報。儘管斯文森的一些投資專案本身具有很大的風險,但這些投資組合卻恰恰驗證了投資組合理論所預料的:
投資組合降低了波動性,從而提高收益率。
其次,以流動性換取超額收益,偏好長期投資於另類資產。
耶魯模式認為獲得流動性是以犧牲收益為代價的,所以大量配置非流動性資產,比如私募股權,這樣能夠享受流動性溢價。
史文森接手後配置策略上強調長期投資,追求長期穩定的收益率。重倉流動性很低的另類資產,包括絕對收益、實物資產和私募股權類資產。由於低流動性資產相對高流動性資產而言有更高的預期收益,兩者的收益差額即可產生流動性溢價。
第三,通過嚴格的資產再平衡策略,避免擇時操作。
耶魯基金對於每一大類資產都有著明確的配置目標,並嚴格的執行再平衡的策略。意味著並不是追求買低賣高,而是通過不斷調整資產的配置比例,達到降低風險的目的。其每年都會根據當年市場情況,提前進行資產配置目標的設置。
耶魯基金的超額收益極少來自於市場擇時,在《機構投資的創新之路》一書中,史文森曾寫道:
從本質上說,市場擇時是對長期投資目標的否定。投資者需要在短期內對他們在長期投資時需要考慮的各項因素做出正確分析,但這樣的代價過於高昂。而且,投資者需要承擔與長期投資目標不符而造成的損失。
第四,設立自己的投資辦公室,不斷培養專業人才。
耶魯大學捐贈基金通過設立自己的投資辦公室,不斷培養專業人才,這一定程度上減少管理人因為業績不佳而離開的情況。
在挑選基金人才上,斯文森很有眼光。他將耶魯的捐贈基金分派給100多個不同的經理人,包括幾十只對沖基金。他曾表示,對任何有才能的人都感興趣,他喜歡有激情的人,對自己從事的行業狂熱的人,偏愛那些把自己的錢大量投入到自己管理的基金中的經理人。
斯文森還具備躲避風險的天賦。斯文森偶爾會要求把耶魯捐贈基金放入不同的帳戶,以減少其受到熱錢的衝擊概率。斯文森也經常要求限定某些資產的數額,尤其是私人股本。據透露,斯文森有時會拒絕投錢給一些看似完美的基金經理人,儘管他資歷頗深,能帶來一流的投資回報,但幾年時間後卻能證明斯文森的決定是正確的。
斯文森曾經的下屬、高瓴資本的張磊,回國創業時拿到的第一筆投資就來自於耶魯捐贈基金。2008年時,受全球金融危機影響,耶魯大學基金投資高瓴的資本跌幅達到44%。面對這種情況,斯文森不僅沒有“割肉”,反而繼續給高瓴“輸血”。後來,高瓴的成功證明了斯文森的眼光,耶魯大學基金在這筆投資中平均年收益超過20%。回顧這一筆投資時,斯文森表示,只要基本面好,沒必要在乎一時數字的波動。
大衛·斯文森
以下是斯文森分享的成功投資者應該具備的六大特質:
1.投資是整個世界最具魅力的活動之一。成功的投資要求投資者具備廣泛的特質和素養:好奇心、自信心、謙遜、敬業、判斷力和熱忱。
2.好奇心、求知欲,因為幾乎任何事情,任何地點都可以對市場有所影響。極致聰慧,因為你至少要和你的競爭對手一樣聰明或更聰明。
3.自信心,因為當你做出一個買進或賣出的決定時,實際上你是在下注市場走向是錯誤的。
4.謙遜,因為有時市場又是正確的。
5.敬業,因為你在和其他很多同樣辛勤工作的人在競爭。
6.判斷力,因為僅僅搜集堆砌事實是不夠的,你需要得出正確的結論。
7.熱忱,因為如果你不熱愛你現在正在做的事情,你會失敗。
耶魯現任首席投資官:不要學我們
“耶魯模式”雖然備受推崇,不過耶魯捐贈基金則反對將“耶魯模式”教條化。耶魯投資辦公司的現任首席投資官Charles Ellis告誡學員:“不要學我們”。
Charles Ellis認為,一是每個組織的目的不同。拿耶魯捐贈基金來說,目前它的規模是300億美元。捐贈基金每年的支出不到其規模的十分之一。這使得耶魯在基金的運營上可以承擔較大的風險。對於規模小、量入為出的基金來說,這是不可能的。二是“耶魯模式”高度依賴私募資產。三是依賴私募市場的投資機構必須有能力挑出好的基金經理和產品,這一能力並非所有機構都具有。
免責聲明:
本文觀點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構成本平台的投資建議,本平台不對文章信息準確性、完整性和及時性作出任何保證,亦不對因使用或信賴文章信息引發的任何損失承擔責任
沒有好學曆,又沒有過硬的“背景”,想要變得百萬年薪,難道只能做夢了嗎?
受惠疫苗問世,美國民眾持續接踵,實屬利多;
美國商務部週四 (7 日) 公布數據顯示,美國去年 11 月貿易赤字擴升至 681 億美元,寫下史上次高紀錄。較去年 10 月的 631 億美元增加了 50 億美元,高於華爾街預期的 673 億美元,寫下 2006 年 8 月以來新高。
在經過了很多年的市場磨練, 並支付了無數的學費後, 我終於深刻地認識到: 交易其實是“失敗者”的遊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