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中文
繁體中文
English
Pусский
日本語
ภาษาไทย
Tiếng Việt
Bahasa Indonesia
Español
हिन्दी
Filippiiniläinen
Français
Deutsch
Português
Türkçe
한국어
العربية
摘要:在投资分析的世界很多人喜欢用过程推断结局,例如各大投行就非常善于以过去经济数据的表现预测未来经济环境的走向;Yamm老师这些技术派的就更喜欢用蜡烛k线图的过去走势计算出未来的升跌变量。最后不论是技术派或数据派的投机者,再以结果佐证自己的分析过程,这是彻彻底底的现实经验论,具有非常真实的说服力。
在投资分析的世界很多人喜欢用过程推断结局,例如各大投行就非常善于以过去经济数据的表现预测未来经济环境的走向;Yamm老师这些技术派的就更喜欢用蜡烛k线图的过去走势计算出未来的升跌变量。最后不论是技术派或数据派的投机者,再以结果佐证自己的分析过程,这是彻彻底底的现实经验论,具有非常真实的说服力。
但对那些经验不足的投资新手来说,就如云中看雾,雾里看花,非常的不真实,但又不明觉厉,形成了权威迷信,而最终这种迷信促成了结局的发生,因为大部分投资者也只是在开局之中,他们只想直接知道结论,亦因为缺少了「推·论」和「信息收集」,所以大部分投资人都掌握不了好的「分析技巧」和完善的「总结能力」。
Yamm老师今天这份文章主要是一些概念上的分享,主要希望帮助您完善思维上的短缺,或者从一个全新的思维角度理解「分析」这个词语。
分析,英文动词作Analyze,名词作Analysis,在现代的中英文解释是相通的,但箇中内涵还是我们的中文更有韵味。「分」,从八,从刀,是以刀剖物,使一分为二的意思,有从整体中取出及划分出另一部分的意思;「析」,从木,从斤, 古字以「片」代木,指以斧斤剖木,本意是劈开,有观看核心的意念,《庄子·天下》就有这样的一句「判天地之美,析万物之理」,从中不难看出中国千年道家哲学思维的踪迹,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层层拆解,层层推进,也就是中国探寻和分析道理的习惯是倾向从整体中画出可想可视的不同部分,先大而化小,再小而化之,再分而合之而不失整体的过程。
这就形成由一个小黑点幻化出一个环环紧扣的整体蓝图,就算缺少了一个小部分,整体分析是相对缺失的,但相对「整体」而言也是圆满的,因此大部分人也可以作出合理分析;但要作出合理分析,首先要具有立体的分析思维,要有前中后,更要有左右上下的观念,这才称得上「分析蓝图」。
作为分析师,我相信每一小部分的分析中也具有非常意义。虽然很多投资新手只取其一,而不通全貌,亦很难全其貌,但我也不求窥全而只求近乎全,也就是整体性不要缺失也就可以了,因为分析的函数变量可以说是无穷大与无穷小的,这样就不会被一些伪科学伪分析所误导。我这里就有一个伪分析的例子。
曾经听过一则分析搜证的过程(笑话),有一群信奉科学的研究生想总结出一些因患上癌症而加速死亡的病患者共同习惯,这些研究生非常详细罗列出很多项生活上的习惯,例如食烟和饮酒这些一般被视为不良习惯的选项,最后经过1000则随机病患采访后,得出的结论竟然是「100%癌症患者有饮水的习惯」,而结果推论当然就是「饮水加剧患癌风险」……简直就是本世纪最惊心动魄吓死人的发现,但对那些饮用水净化机经销商就是褔音了!
而这样回想之下,好像有不少例子也是这样的,经过20年搜证,香港股市适逢五月有超过75%实例恒生指数明确下跌……其实这样的推论 对我们投资人产生的效果和结果影响好像不大,感官上非常科学,但这是否一个正确的分析呢?问题出在哪里?
其实应该是在开局,过程,结局每个环节也出现了不大不小的问题。开局,也就是分析的命题,也就是主题要探求研究的方向,若果主题错了,或者相对含糊不清,那过程,结局,乃至最终得到的结论结果就是多变的,答案多变,实用性不大。当然也有很多分析研究员喜欢开放性的开局命题,但那就要作出不懈的努力,分多次不同答案再开命题作研究,才能得到最精准的答案。
最简单的例子就好像很多侦探悬疑故事一样,《东方快车谋杀案》、冰刀杀人事件、密室杀人案等等…… 若你的问题是谁是凶手,那对不起,所有人也可能是凶手,但同时所有人也可能不是凶手。但只要把命题改为-XX作为凶手的假设研究-最后由结局所得出的结论才能更靠近真实,所以开局命题越精准越好。如果放在投资上,研究「5浪顶部形态在英镑一小时图中的具体表现」,自然比问「英镑是升是跌」更有效果。所以设定开局命题本身已在锁定一定变量。
结局,可能因为用字问题令很多人直接误会成结论结果,其实「结局」是得到数据源后的假设定案方式, 是得到数据后的思维延伸 ,同时有助于流程探勘中的相互印证辨识的一环节,若果「流程」中所得数据得不到最直接答案,我们就要大胆假设,小心求证,试图去破局。
每个人看到的结局也是狭窄的,因此结局的假设最忌偏信偏看,所以结局讲求的是正反立论,留白空间。就像电影《西游降魔篇》中,陈玄奘( 唐三藏),因为爱人段小姐的牺牲相对假定了大乘佛法的定义,牺牲小爱成全大爱,那只是他个人的感悟,而不一定是真实,我就没有听说过如来佛祖的爱情故事,我只看到佛法中「 改变不了世界,只有改变自己」的度己精神,苦海明灯并不一定是终点,只是其中一个方向选择。
也像很多分析师同辈,他们会因为一则新闻数据作出假设,但大多是只有一个方向,缺乏正反立论,也可能是脑中早有分辨,但没有写出来,所以看的读者们只有偏信而没有全盘理解剖释。
有时结局并不一定是你想看到的,但可能带领你走出新方向。就像爱迪生一生中做了 1600 多次耐热材料和 600 多种植物纤维的实验,才制造出第一个灯泡。后来他更在这基础上不断改良制造的方法,而对于那二千多次失败的结局,他的结论是找到了2000多种不能制造电灯泡的方法。
最后说一说最简单的流程,也就是数据源的搜集过程。最重要的不外乎数量,来源统一性,和数据源的精密度。很多富有经验的人手交易员,在过去的人生不断盈利,但当把方法细致变成自动交易EA时,盈利效果就大大不及人手,为什么呢? 就是因为数据源的精密度不足,所描述方法不够细致量化,在同一方法的入场条件下,人手主观交易员会分析过去大市状况及交易环境,但那种动态的主观分析很难用自动交易表达出来。
同一理论之下,若果你想用一个交易手法20年,你最好有那个方法过去20年的数据,虽然大市不断变化,过去数据不一定反应未来的真实,但数量也是立案的根据。
总结以上理念,其实科学化的分析,是要与时并进不停更新的,投资者透过分析作参考作选择,同时也透过分析的过程不断学习,Yamm老师在投资外汇的初期,每天最少完整地看五份分析文章,但很小看分析师的交易价格建议,反而着重于他们的分析理据和思维方向,找出他们的优点和缺点,借他人分析而完善自我分析。望各位读者引为参考。
免责声明:
本文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构成本平台的投资建议,本平台不对文章信息准确性、完整性和及时性作出任何保证,亦不对因使用或信赖文章信息引发的任何损失承担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