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中文
繁體中文
English
Pусский
日本語
ภาษาไทย
Tiếng Việt
Bahasa Indonesia
Español
हिन्दी
Filippiiniläinen
Français
Deutsch
Português
Türkçe
한국어
العربية
摘要:在印度,从汽车到房地产的销量都普遍出现了下跌。在这背后,不难看出印度经济可能出现的问题。根据印度官方最新数据,今年第二季度印度经济增速仅为5%,已连续第五个季度放缓,并创下6年来新低。
在印度,从汽车到房地产的销量都普遍出现了下跌。
在这背后,不难看出印度经济可能出现的问题。根据印度官方最新数据,今年第二季度印度经济增速仅为5%,已连续第五个季度放缓,并创下6年来新低。
乘用车销量急剧下滑
就印度的汽车行业,截至9月份,印度乘用车销量已经连续11个月出现下滑。印度汽车生产商协会(SIAM)11日公布的数据显示,9月份,印度乘用车销量下滑24%至223317辆,其中轿车的销量跌幅更是超过33%。
虽然印度汽车生产商协会主席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接下来的印度节庆假日将会刺激汽车的销售,但是,分析师对于市场能够迅速恢复的看法依旧较为消极。
就在去年,外界普遍认为印度的汽车市场将取代德国和日本,成为世界第三大汽车市场。好在,当前就汽车销量而言,印度已取代德国成为全球第四大汽车市场。
分析人士认为,印度汽车连续多月销量大跌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要原因无疑是和外部的大环境相关,印度经济增速放缓、影子银行危机引发流动性紧缩等等。
就汽车行业本身来说,印度政府的汽车产业政策也是导致汽车销量下跌的重要原因。目前印度对燃油汽车征收高达28%的商品和服务税,同时将电动车税率降至5%。由于传统燃油汽车仍是消费者首选,过高的税率抑制了消费需求。
房地产行业遭重创
如今的印度房地产市场是全球增长最迅猛的市场之一。至2020年,印度的房地产市场规模预计将达到1800亿美元。不过同样受到印度非银行金融公司的贷款崩溃,印度房地产市场遭到重创。
就优质房源来说,印度全国均有大量堆积。印度销售额最大的房地产开发商Macrotech,由于当前对新住房需求的下降的原因,在9月解雇了400名员工。当前,印度房地产商把希望寄托在总理莫迪提出的“全民有房”(home-for-all)计划,希望在经济不景气的当下,对廉价住宅仍保持有强劲的需求。莫迪政府今年初首次提出“全民有房”计划,准备在未来20年内让全国13亿人口都能实现“住房梦”。
此外,加大房地产建设力度也是扩大印度内需的重要手段。印度评级(India Ratings)的首席经济学家潘特(Devendra Pant)表示,由于房地产业雇用的人数仅次于农业,促进房地产业发展对提振印度投资和消费至关重要。
不过并不是所有行业均受到了印度经济下滑的冲击。根据印度最大多屏影院运营商PVR的说法,当前印度电影院行业正出现畸形繁荣,人们为逃避现实纷纷涌向电影院以舒缓压力。
各方专家找原因
印度经济不断地衰退也引起了印度政府和国际机构的警觉,纷纷给出各自的“解药”,希望能够力挽狂澜。
印度央行最新的央行货币政策会议纪要显示,不断加深的经济放缓令人担忧,货币政策必须有所作为。印度央行在10月1~4日召开了双月货币政策会议,并将银行回购利率下降25个基点。
印度央行已经将印度全年经济增长预期从6.9%下调至6.1%。为促进经济增长,印度央行今年已累计降息135个基点,是亚洲央行中降息幅度最大的。
不过,仅仅依靠货币政策尚难令印度经济摆脱泥潭。印度的经济学家表示要从印度的各种金融机构的不良贷款入手。
2018年9月印度爆发了“影子银行”系统危机,当时,印度非银金融巨头——基础设施租赁与金融服务有限公司(IF&LS)的一系列违约事件使得依赖短期融资的非银金融机构陷入了流动性危机。
此前印度银行和非银行贷款机构积累了世界上数额最大的不良贷款。批评人士说,银行管理者经常屈服于政治压力,提供有风险的贷款,允许企业为陷入繁文缛节或未能产生预期收入的项目借款。
印度近40%的新增消费信贷,来自被称为“影子银行”的非银金融机构,因此“影子银行”的流动性紧缩就直接打压了印度国内新增消费需求,并进一步将压力向各生产部门传导,最终导致失业率飙升。
当前,印度政府希望通过规模更大、状态更健康的银行刺激信贷,重振经济。内需下降和全球最高的不良贷款比率一直限制着印度投资增长。
紧接而来的是,国际评级机构纷纷下调对印度经济增长的预期。高盛集团和花旗集团将印度2020财年经济增长预期由7%左右下调至6%,牛津经济研究院则认为印度经济增速将进一步放缓。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在其《世界经济展望》报告中,将印度2019年的经济增长预期从4月份的7.3%下调至6.1%。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解释印度经济增长预期被下调的原因时表示,汽车和房地产行业的持续疲软拖累了印度经济增长,非银行金融公司健康状况的持续不确定性也给经济带来冲击。
免责声明:
本文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构成本平台的投资建议,本平台不对文章信息准确性、完整性和及时性作出任何保证,亦不对因使用或信赖文章信息引发的任何损失承担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