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中文
繁體中文
English
Pусский
日本語
ภาษาไทย
Tiếng Việt
Bahasa Indonesia
Español
हिन्दी
Filippiiniläinen
Français
Deutsch
Português
Türkçe
한국어
العربية
摘要:2019年,中国船舶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与中国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于10月底正式实施联合重组。11月26日上午,重组后的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在北京召开成立大会并举行揭牌仪式。
2019年,中国船舶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与中国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于10月底正式实施联合重组。11月26日上午,重组后的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在北京召开成立大会并举行揭牌仪式。
此次重组后挂牌成立的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船舶集团)将成为全球最大的造船集团。
全球最大造船集团揭牌 国际竞争力有望大增
据报道,中国船舶集团拥有科研院所、企业单位和上市公司共计147家,资产总额为7900亿元,员工31万人。拥有我国最大的造修船基地和最完整的船舶及配套产品研发能力,能够设计建造符合全球船级社规范、满足国际通用技术标准和安全公约要求的船舶海工装备,是全球最大的造船集团。
中国船舶集团方面介绍,中国船舶集团将紧紧围绕建设海洋强国、制造强国、科技强国和建设世界一流军队、培育世界一流企业的战略部署,以服务国家战略、支撑国防建设、引领行业发展为己任,聚焦主业实业,坚持党建引领,突出强军首责,强化创新驱动,坚定不移推动高质量发展,努力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一流船舶集团。
未来,中国船舶集团将成为海军武器装备科研、设计、生产、试验、保障的主体力量,承担以航母、核潜艇为代表的我国海军全部主战装备科研生产任务,为海军转型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同时,作为船舶工业发展的国家队,中国船舶集团将在大型邮轮、液化天然气运输船、超大型集装箱船等世界级海洋装备领域不断发展,引领我国由世界第一造船大国走向造船强国,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全球海事业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行业分析师表示:“此次两船合并的最大意义在于两船能够进行资源整合,解决同业竞争问题。两家公司有许多业务雷同,每个板块资源、业务都很类似,导致一些子公司都不强,资源无法有效利用。”
对于中国船舶集团成立后的资源整合问题,分析人士指出,将加快一体化融合,加强管理体系和管理能力建设。稳妥高效完成联合重组任务,促进文化和管理融合,切实发挥重组效应,实现1+1 > 2的重组效果。苦练内功,加快“处僵治困”,进一步促进瘦身健体和降本增效。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激发发展内生动力和活力。
回顾中国船舶集团的前身中船集团和中船重工俗称“南北船”,1999年由原船舶工业总公司拆分而成。其中,两船旗下有中国船舶、中国重工、中国动力、中国海防、中国应急、中船防务、中船科技、久之洋等上市平台。
有中国船舶集团旗下上市公司内部人士透露:“两船旗下上市公司业务多有重合之处,但目前,要想实现重组仍需逐步实施。”
国际造船业竞争加剧 船企合并大势所趋
事实上,在造船业低迷时期,船企整合已经成为趋势。有船舶行业人士表示,自从2008年以来,船舶业一直处于下行区间,国内船厂近年来已经倒闭了很多家,强强联合是趋势也是必然。行业集中度不断提高的情形下,公司要拼的是资源利用率以及研发能力。
据报道,现代重工联合首席执行官曾表示,如今全球造船业趋势已经明朗——造船业正在“为了生存而进行整合”。他表示,中船集团和中船重工的合并将会在研发方面产生显著的协同效益、并能降低成本,这家新的中国造船集团将会是一个更具竞争力的对手。他因此强调了韩国造船业整合的必要性,其认为“韩国依然存在着大型、中型、小型造船厂泛滥的情况,这不符合规模经济”。
对此,该船舶行业人士表示:“有人说两船合并为最大造船集团会给竞争方带来一定压力,但目前中日韩各国船厂都在整合合并,这是必然趋势,韩国那边船厂也在抱团整合,所以给予的压力有限。”
据悉,2019年3月份,现代重工宣布将收购大宇造船。4个月后,中船集团和中船重工于7月份公布了整合计划。
VesselsValue统计数据显示,如果以中船集团和中国重工订单数量计算,合并后的订单总数为全球第一。VesselsValue认为,中船集团和中国重工的合并总的来说对整个行业可能是件好事。合并将创建一个更大、更强大的单一金融实体,使其对船东更具吸引力。同时,南北船合并将进一步推动技术创新和降低新造船价格;同时新的实体具有更强地竞争力,可以应对韩国现代重工和大宇造船的合并。
据报道,对于重点项目的后续推动工作,将坚持创新驱动发展,不断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把科技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建立健全有利于推动科技研发的创新体制机制,瞄准“卡脖子”问题,集中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增强系统创新和集成创新能力,提高研发和制造技术水平,推出技术性能先进的产品。加快重大科技创新工程步伐,发挥技术创新的核心引领作用,推动船舶建造生产组织方式的网络化、智能化,推动绿色制造和智能制造,促进产业转型升级。
免责声明:
本文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构成本平台的投资建议,本平台不对文章信息准确性、完整性和及时性作出任何保证,亦不对因使用或信赖文章信息引发的任何损失承担责任